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新闻中心 > 炎炎夏日我公司开展伞状双层叠帐伊蚊媒介密度实验

产品列表 / products

炎炎夏日我公司开展伞状双层叠帐伊蚊媒介密度实验

更新时间:2025-10-24 点击量:23

夏季蚊虫肆虐,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风险陡增。为科学防控,我公司近日在户外开展了伊蚊采样实验——使用伞状双层叠帐法监测伊蚊媒介密度。这项实验旨在动态掌握蚊虫活动规律,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数据支持,帮助市民远离蚊虫困扰。实验在高温环境中进行,工作人员化身“诱饵",展现了科研一线的坚守与担当。

随着夏季气温攀升,蚊虫繁殖进入高峰期,伊蚊(俗称花斑蚊)作为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,威胁不容小觑。这些疾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而蚊虫孳生往往源于小型积水环境。我公司作为专业研究机构,积极响应防控需求。今年夏季蚊虫密度较往年显著上升,数据显示,伊蚊活动活跃时段集中在白天20-30℃的避风遮阴处,人体汗味和体温是其天然“导航仪"。若不及时监测干预,可能导致疫情暴发。因此,本次实验聚焦户外环境,选择居民区附近及公园等蚊虫高发区域,以伞状双层叠帐为核心工具,展开精准监测。

实验采用国际通行的“双层叠帐法",这是成蚊监测的金标准,专为伊蚊设计的高效陷阱一名诱集者进入内层蚊帐,暴露小腿静坐30分钟,利用人体气味和体温吸引伊蚊。高温下(实测超过30℃),工作人员汗流浃背,但仍坚持不动,以模拟自然诱集环境,另一名收集者在外层操作电动吸蚊器,实时捕捉停落蚊虫。实验捕获的伊蚊立即分类计数,并记录温度、湿度及风速等参数。整个过程在公园监测点重复进行,确保数据全面性